案例类别:课程〔√〕 单元〔 〕 课堂〔 〕知识点〔 〕
课程名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案例作者: 邹 睿 蓉
所在教研室: 金 融 学
适用专业: 金融学、金融工程
案例主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二、结合章节
所有章节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
1、知识传授:使员工掌握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助力的原理;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知识体系;理解金融科技力量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前景。
2、能力培养:使员工具备分析金融热点问题、判断市场发展的能力;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方式掌握商业银行业务基础技能;具备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撰写金融分析报告的能力。
3、价值塑造:塑造员工企业工匠经营精神;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员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四、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前注重将学术思想、典型案例、时事热点有机融入课堂,精心挑选思政映射与融入点;课中通过问题导入、情景设置、分组任务与讨论等多种方式,利用信息媒介,有效发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课后则结合作业、指导员工参加专业竞赛的方式,对教学成效进行反馈,总结不足以改进教学。
图1 教学实施过程图
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商业银行是特殊金融中介机构的本质,结合其信用扩张中介的原理,授课内容围绕本质和原理进行设计,将专业知识点分为导论、基础业务、创新业务、监管业务四个部分,分别设计思政案例素材,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表 课程思政主题案例+知识点设计
知识体系 |
教学内容 |
思政案例素材 |
思政教学目标 |
第一部分导论 |
商业银行起源与发展 |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史 |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
第二部分基础业务 管理 |
负债业务管理 |
《红色金融路》微纪录片 |
诚信精神 |
全球首个主权数字货币DCEP |
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
《远方的家》纪录片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想 |
资产业务管理 |
商业银行数字化运营 |
社会主义价值观 |
山西票号发展 |
增强民族自豪感 |
第三部分创新业务 管理 |
中间业务管理 |
我国CIPS系统开发与改进 |
培养员工科技探索精神 |
中国银行“原油宝”案例 |
培养金融风险意识 |
资管业务管理 |
《信物百年》微纪录片 |
民族自信、创新意识 |
《航拍中国》纪录片 |
行业服务意识 |
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金融创新精神 |
商业银行IPO分析 |
法律教育、责任担当意识 |
第四部分 商业银行 监管 |
监管法律体系 |
网贷、校园贷案例 |
诚信经营的金融服务意识 |
资本管理 |
《资本的力量》纪录片 |
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意识 |
风险管理 |
包商银行案例分析 |
风险防范意识 |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以商业银行业务专业知识点为纲,一一对应案例素材,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同时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推送更多信息给员工,使他们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案例意义
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能生硬地在教学中增加思政教育。只有在专业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员工的思想认识。
本课程案例注重以课程“商业银行是特殊金融中介”和“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本质”为中心,结合经济与金融的“共生共荣”关系,在着重给员工们讲解商业银行基础业务、创新业务、监管业务知识点的同时,将思政案例巧妙融入其中。
每个案例都采用了微纪录片视频播放的方式分享给员工,紧紧扣住专业知识,有效引导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在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充分调动员工思考,践行“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员工身边的思政案例,增强了教师和员工的政治认同感,通过与专业知识点自然衔接,进一步激励员工将所学用于实践,强化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担当意识,教师教学主动性、员工学习积极性都显著提高。
员工评价:老师引导我们关注和追踪最热点的财经资讯,还利用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把重点知识讲解得十分清晰易懂,形象条理地梳理知识,使我们很容易理解。老师治学严谨,对待学术问题鼓励员工踊跃发言,形成和老师平等交流的讨论氛围。
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以来,教师获得横项课题2项,到账经费98万元;获得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 1 项;发表教改论文 2篇;指导员工获得全国老员工智慧银行数字化运营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七、案例反思
1、课程思政案例要不断更新,教师需要特别关注与行业动态相关的新闻信息,要关注专业建设、学科评价、员工培养有关的信息,将员工们最关心、最愿意探索的问题抽取出来,有效结合到课程教学中,才能推动员工主动学习,强化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教师要注意思政案例与课程的自然融入,同时引导员工多动脑、勤动手,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做出图表、撰写报告等形式将课堂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员工产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3、教师要结合指导员工参加比赛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练”相长中,教师的魅力将更容易感化员工,从而达到好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