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旧版|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课程思政案例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来源:澳门太阳成tyc122cc  时间:2024-04-09 15:47:21  浏览:

案例类别:课程〔   单元〔   课堂〔  〕知识点〔  

课程/单元/课堂名称: 如何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案例作者:    尹徐念                              

所在教研室:  数字经济                              

适用专业: 经济学                                  

 

  1. 案例主题

结合历史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增长原理,并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

、结合章节

思政教育内容结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第二节经济增长与储蓄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帮助员工充分理解经济增长的内涵及源泉,符合黄金率的稳态经济增长水平所需条件的推导,以及深入理解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员工理解经济增长概念的同时,主动思考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正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与贡献,同时结合本国国情辩证地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认识问题。

素质目标:员工掌握理论并能联系实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经济增长所处的经济环境,员工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人民的立场和国家的立场看经济增长问题,以此作为导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

经济增长的定义;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稳态条件。

导入

描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一些事实;启发员工思考涉及经济增长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穷?第二,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解释本质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只有技术进步可以解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这表明教育的加强、知识的增进以及应用对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相一致;但模型的本质忽视了影响它的社会因素。

引导员工理论联系实际从不同的立场看问题

1学习宏观经济学首先应明确学习的目的,吸收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在内的国外一切有用的理论,但同时需明确其本质上存在忽视社会因素的局限性。

2站在人民的立场和国家的立场辩证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及结果的利弊。

3深入探讨并发现经济增长中储蓄的双面性:储蓄为未来积累了可用于生产的资产,增加了未来财富的生产,但是意味着今天消费的减少。

联系实际

党中央在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既满足当代人消费需求,又保证未来增长的资本积累。

案例内容:

1.案例导入

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

秦始皇雇用大量民工修筑了万里长城,以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汉武帝连年用兵,抗击匈奴,最终将匈奴驱逐至大漠以北,使其漠南无王庭;隋炀帝兴师动众,开凿大运河(后来扩建成京杭大运河)。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三项重大事件,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查找史书的评价,都趋于两端:一方面是正面的评价,一方面是负面的评价。抗击匈奴维护了汉民族疆域的完整与社会的安宁,大运河畅通了此后2000余年的南北经济交流,长城则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象征。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历史学家不同程度的批评,被认为是穷兵黩武,致民生凋敝,以至于秦朝和隋朝还因劳民伤财而激起反抗,并在反抗中崩溃。

2.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这三大事件的背景是什么?原因何在?取得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什么因素支撑?对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 思政元素融入

1)展示历史成就,树立国家安全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历史三大工程建设视频,将我国历史上工程建设巨大成就融入教学内容,激发员工的爱国情怀和树立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观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安全了,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历史一再启示我们,没有意识到风险本身就是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增强国防观念。大员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武器装备,更好地保护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在和平中谋求发展,实现繁荣富强

2)促进经济增长,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关系

三大工程建设体现了经济增长中储蓄作用的双面性:储蓄为未来积累了可用于生产的资产增加了未来财富的生产,但是意味着当期消费的减少。长城、运河和抗击匈奴都起到了资本积累的作用,对当期而言是储蓄,对其后的历朝历代都是资产,它们促进了此后2000余年中华民族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引入历史三大工程建设的介绍,启发员工对消费与积累关系的讨论,使员工懂得结合现实状况确定储蓄率问题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正确处理好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3)紧跟时代前沿,拓宽国际视野

当前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依仗军事和经济实力,任意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干涉他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发动战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使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和平发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有着直接关系,维护祖国安全和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要求员工不仅要从历史维度纵向检视,还要以国际视野横向比较,站在世界视角观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资本积累在国家与民族的立场上正确认识和处理消费与储蓄关系,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4. 延伸思考

1)黄金增长规则的储蓄率,是提高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大工程动用的人力、物力强度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储蓄率有非常大的区别,汉武帝以较低的储蓄率获得了大规模的物质储备以支持对外战争,而秦和隋不顾财力限制,在人民贫苦时开展浩大工程,因而是强制实现高储蓄,以至于储蓄率超过临界点而致民反。这在侧面上支持了经济增长的一个观点,即存在着一个符合黄金增长的储蓄率,它可以确保各个时期的消费水平处于最高状态。

2)树立国家安全观对当代老员工价值观的引领

通过历史上三大工程建设的意义,结合当前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典型案例,深入挖掘树立国家安全观的意义,厚植对员工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3)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对中国增长模式的深入认同

对比国际经济发展水平,使员工更加对我国经济模式的强烈民族认同感,对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对一系列支持国防力量的技术和研发水平存在浓重的民族自豪感。

五、案例意义

1)通过历史三大工程建设案例学习,结合专业知识,深入挖掘案例的背景,使员工能够增强对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关系的认同,树立国家安全观。

2使员工能够了解三大历史工程对中华民族后续发展的意义,启发员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建设的正确价值观。

3对比国际经济增长模式,使员工能够了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定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不仅使晦涩难懂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易懂,也使员工能够更好的理解当前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激发员工树立国家安全观。课堂也产生了更好的育人效果。有的员工表示,在看到中国历史三大工程建设取得如此成就,这让他们更坚定了学好专业知识投身国防建设的决心。还有的员工表示身为炎黄子孙感到非常自豪,激励着他们奋勇前行。也有些员工说,从三大工程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的瑰宝。

、案例反思

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有启发性,同时使理论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同时使员工结合现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员工整体反映教学效果良好,课堂参与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但不足的是,课堂的引导和讲述是以教师为主,在今后的教学中,计划尝试让员工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身专业兴趣,自选案例,给员工创造更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空间。同时对教师而言,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二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容,以启发员工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